5月15日下午,原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规划局局长潘安,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从高速发展转向高品质发展”为题,从“新时期的人居环境、环境提升的关键要素、环境提升的关键区域、改善环境的基本手段、人民城市人民建、人居环境的评价体系”六个方面,为“城市规划变革与综合承载力提升专题研究班”学员们开展了专题讲座。
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的关键要素是提升城市品质质量、提升城市承载力、提升城市的包容度和亲和力。高效、快捷、事半功倍地提升人居环境的关键场所是由政府掌控的城市公共空间,即:城市道路、广场、绿地、社区活动空间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环境的基本手段是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
政府、社会和市民共同缔造是人居环境建设成功的真谛,实现决策共谋、工程共建、项目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人居环境提升成果只有经历考评才能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效果。
当前,人居环境提升要以“城市拥堵、生活不便、保障脆弱、乡愁缺失”四个挑战为导向,以提升城市品质,承载力和包容度为基础,以加大基本建设投入,健全城市管理机制为手段,兼顾城市建设的重点、群众关注的焦点和可见成效的要点,扎扎实实做好十件事。
(一)依照规划管理城市。一是还路于行,解决行车与停车的问题;二是还绿于民,创建足够多的户外活动场地。
(二)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三是大力发展公交事业,畅通城市循环系统;四是建构慢行网络,创造安全舒适的步行和自行车环境;五是以垃圾分类处理为突破口,减轻城市运行负担;六是以水脉治理为契机,在提升城市运行能力的同时,改善市容市貌环境。
(三)完善城市保障体系。七是完善城市空间体系,完善服务配套均衡度。
(四)建设社区治理能力。八是有序推进老旧小区市政设施改造,融老旧小区于城市环境之中。
(五)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九是以抢救城市文脉为起步,做好历史建筑及历史景观的保护与活化利用规划,并制定近期实施计划;十是开展普查建档工作。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滁州:探索城市“双修”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