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是第四届“世界城市日”。2017“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今天在广州举办。来自中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官员、市长、专家学者共380余位嘉宾出席活动,并围绕“城市治理,开放创新”的年度主题,进行研究探讨。
10月31日是第四届“世界城市日”。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在广州举办2017“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联合国副秘书长兼人居署执行主任克洛斯、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上海市副市长时光辉、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和南非驻华大使多拉娜·姆西曼女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发表致辞。
王蒙徽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到2016年,城镇化率由17.92%提高到57.35%,城镇常住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7.9亿人,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7个。城市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发展布局更加优化。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扎实推进,为促进中国和沿线国家城市共同发展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平台。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在给人类带来繁荣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资源紧缺、贫富分化、文化冲突等问题。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转变城市发展模式。
王蒙徽说,今年世界城市日的主题是“城市治理,开放创新”,开放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面向未来,我们将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城市发展,让创新贯穿城市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推动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推进城市协调发展,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着力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城市工作的突出地位,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进一步提高城市开放水平,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城市间的互联互通,推动城市政府、企业、社会机构、民间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利合作;坚持让人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增强城市的包容性,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使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公平发展的机会。
王蒙徽表示,当前,全世界已有半数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城市的美好明天需要我们共同创造。希望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共同应对全球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科学规划城市发展蓝图,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推动城市开放、创新发展。希望各国城市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积极参与世界城市日活动,互相交流,互相借鉴,探索符合各自特点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进一步加强互利合作,共同开创城市更加美好的未来。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克洛斯博士发表致辞。
克洛斯在致辞中赞扬中国政府为推动设立和开展“世界城市日”活动所作的持续努力,高度评价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说,全球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城镇化进程,而中国经验向世界证明规划良好的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中国采取了多项创新举措应对城镇化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他表示,随着全球经济向知识型和服务型经济转变,城市的作用愈加凸显。各国应通过城市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
2017“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还包括世界城市日论坛、城市治理创新实践展、城市文化交流以及相关配套活动等。来自中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官员、市长、专家学者共380余位嘉宾出席活动,并围绕“城市治理,开放创新”的年度主题,就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探讨。
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7“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于2017年10月底在广州举办。
“世界城市日”是我国政府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首个国际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之际,世博会组委会、联合国、国际展览局在共同发布的《上海宣言》中提出:“将上海世博会闭幕之日(10月31日)定为‘世界城市日’,以此激励人类为城市创新与和谐发展而不懈追求与奋斗”。
经国务院批准,通过外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贸促会、上海市政府历经一年多的申设工作,2013年12月第6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将每年的10月31日设为“世界城市日”。
“世界城市日”以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总主题。每年根据当年情况设定不同的年度主题。
“世界城市日”设立的背景
“世界城市日”是迄今由我国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唯一国际日。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也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共识。站在全球的角度历史看,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进入21世纪,世界已步入“城市时代”。发达国家面临城市更新改造和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发展中国家面临快速城市化的挑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必须动员国际社会来共同关注。
为了有效延续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理念,促进世界各国政府更加关注城市化和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上海世博会闭幕之日,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国际展览局和联合国人居署三方在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上共同发表《上海宣言》,倡议将每年的10月31日设立为“世界城市日”。
经国务院批准,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外交部、中国贸促会、上海市政府历经一年多的申设工作,2013年12月28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31日设为“世界城市日”。
“世界城市日”设立的意义
世界城市日是我国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唯一国际日,该国际日符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方向,有利于提升国际社会对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关注,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促进相关国际合作。
设立世界城市日可以搭建一个更加坚实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为社会各界深入讨论和协商解决城市问题创造条件。借助这一平台,不同国家、组织之间,相互分享交流,相互学习借鉴,携手建设更加绿色、宜居、便利、和谐的城市。
申设“世界城市日”大事记
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国际展览局和联合国人居署三方在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上共同发表《上海宣言》,倡议将每年的10月31日设立为“世界城市日”。
2012年6月11日,国际展览局在第151 次全体大会上通过决议,支持向联合国提出设立“世界城市日”的提议,并赞成将10月31日设为“世界城市日”。
2013年4月19日,联合国人居署第24届理事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决议,建议联大设立“世界城市日”。
2013年7月24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通过决议,核可联合国人居署理事会关于设立“世界城市日”的建议。
2013年12月7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第二委员会通过关于人类居住问题的决议,决定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31日设为“世界城市日”。
2013年12月28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全会程序性核可第二委员会通过的所有决议,包括涉及设立“世界城市日”的有关决议。
“世界城市日”往年活动情况
2014年10月31日,首届“世界城市日”全球庆典活动在上海举办,来自37个国家的嘉宾出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分别发来贺信和祝辞。当天,纽约联合国总部和全球12个国家也举办了数10场庆祝活动,“世界城市日”这一新诞生的国际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经与人居署等方面共同研究,2015年、2016年10月31日第二届、第三届世界城市日的主题分别确定为“城市设计,共创宜居”“共建城市,共享发展”。两届“世界城市日”活动主要包括:
1.中国主场活动。
为进一步宣传世界城市日,提升在国内外的知晓度和影响力,促进相关国际交流合作,2015年、2016年10月31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国人居署分别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在上海、厦门共同举办两届世界城市日论坛,围绕年度主题,探讨各国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共同面临的问题。
2.全球主场活动。
2015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纪念活动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由联合国人居署、米兰市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15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米兰举办上海世博会之后的又一次世博会。米兰是世界设计之都,是上海的友好城市,在米兰举办主场纪念活动,既与2015世界城市日年度主题契合,又体现了“世界城市日”与世博会的传承关系。
2016年10月31日,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在厄瓜多尔基多举办。由联合国人居署、厄瓜多尔住房部及基多市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此外,作为“世界城市日”系列活动之一,2015年、2016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与联合国人居署在上海展览中心联合举办“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展示国内外优秀的城市设计、规划和建筑创作作品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经典案例。
2017“世界城市日”主题
2017年4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联合国人居署和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经过磋商后确定,今年“世界城市日”主题英文为“Innovative Governance, Open Cities”,对应中文为“城市治理,开放创新”。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城市世纪的来临,城市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然而城市也面临着人口膨胀、住房紧张、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困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不断考验着城市的治理模式和应对能力。传统城市治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际社会急需改进、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加强城市间合作和多方主体参与,共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去年10月联合国第三次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以下简称联合国“人居三”大会)通过的成果文件《新城市议程》中提出了“开放城市”的概念和创新治理的理念。城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开放性、多元化、合作性的城市治理模式正是现代城市治理方式的重要发展趋势。而创新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确定“城市治理,开放创新”作为今年“世界城市日”的主题,既呼应了《新城市议程》的相关理念,又与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相契合。围绕该主题进行研究探讨,可以有效引领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实施。
—End—
转自:中国城市规划网 中国市长协会